一张张图纸,
如何变成“矿山设计项目”?
一次次设计,
如何守护矿山的“生命线”?
请跟随小编
走进苏非院设计中心,
了解这些“设计工程师”
如何用专业与热爱,
在矿山与绿意间书写新的篇章!
姚奇-与时间赛跑的“攻坚者”
凌晨两点的办公室,键盘敲击声依旧清脆。这是姚奇的工作常态。作为设计中心的一名采矿项目负责人,2024年,他带领团队大幅超额完成任务,十余个重点项目在他的主导下稳步推进,特别是"郁南项目"和"山亚南方项目"等重点项目,凭借其优异的安全设施设计水平和完善的技术方案,保证了项目高效推进,赢得了业主单位的一致好评。
面对紧迫的时间和复杂的任务时,他通过科学规划多专业配合,解决了项目执行过程中一个个难点,在业务创新方面,他参与编制的《非金属露天矿山智能建设标准》,填补了行业技术空白。
他常说"以业主之心对待每个项目,是设计师的基本担当。"他总能尽可能地想客户之所想,以客户需求为导向,用实际行动诠释敬业精神,甚至两次住院期间都仍在坚持处理工作,确保项目进度与质量不受影响,为公司赢得良好口碑。
尚迎军-行业影响力的“践行者”
翻开尚迎军的履历,清晰呈现着他在技术创新与经验传承道路上的坚实足迹。9500万吨/年的黄石华新灰岩矿,是目前全球最大规模的建筑骨料矿山;大皇山项目荣获中国建材工程建设协会优秀工程设计一等奖,完成东至县柯家村建筑石料矿(6000万吨/年)等其他大型矿山项目设计10余项,屡获业主书面表扬.....
作为江苏省应急管理厅专家库成员和江苏省科技咨询协会注册咨询专家,他不仅在设计领域建树颇丰,更将自己的经验倾囊相授,曾受邀为江苏省应急管理厅组织的监管能力专题培训班授课,将20余年的实战经验转化为行业知识财富。
"设计不是纸上谈兵,必须立足施工实际。"尚迎军常常这样说。在他的带领下,团队形成了"设计-施工-反馈-优化"的闭环工作模式,实现项目无返工,业主满意度持续攀升。
陈栋-市场开拓的"破局者"
工作19年,上百个项目,逐步扩大的市场份额——这些成绩勾勒出了陈栋不断攀登的职业生涯,从技术骨干到经营能手,他完成了华丽转身。
在浙江市场,他成功签约浙江交投集团、浙能集团、石化公司等龙头企业的矿山设计项目;2024年更是乘势而上,承担了获华润集团在广东的多个矿山项目。谈及成功秘诀,陈栋总结出工作"五步法":利他服务、专业制胜、拓展合作、团队建设、合作共赢。
"市场就像矿脉,需要用心勘探。"陈栋表示,为了争取一个重要客户,曾不下10余次往返苏州、杭州、舟山,最终用专业和诚意打动了对方。如今,他带领的团队已成为苏非院市场开拓的"尖刀连"。
王树亮-绿色矿山的"新生代"
“90后”的王树亮是设计团队里的"后起之秀"。短短三年间,参与了十余项大中型矿山工程设计项目,其中包括4个年产规模千万吨以上的项目,更两度荣获公司"优秀员工"称号。
在安全设施设计领域,王树亮以严谨细致的工作态度完成了多个项目的设计及稳定性分析工作,大幅超额完成年度目标,其技术方案总能获得专家组"结构合理、论证充分"的高度评价。
他始终秉持"矿山设计是艺术与科学的结合"这一理念,主导设计的绿色矿山方案创新性地实现了资源开发与生态保护的平衡,多个项目被评为"省级绿色矿山示范工程",不仅为公司创造了显著的经济效益,更通过技术创新为行业可持续发展注入了新动能,充分彰显了新时代青年工程师的责任担当与专业价值。
苏非院的这些榜样们,用专业、执着和创新,将一张张图纸变为实实在在的矿山项目,守护着矿山的 “生命线”。相信在他们的引领下,苏非院将在矿山设计领域创造更多辉煌,为中国非矿发展贡献更大的力量!